法律热线:
文章详细

临刑关怀有哪些内容 在我国,死刑从判决到执行之间有哪些程序

123发布时间:2022年10月17日 阆中刑事律师  Tags: 临刑关怀有哪些内容,在我国,死刑从判决到执行之间有哪些程序

  杨强律师,阆中刑事律师,现执业于四川源正律师事务所,具有丰富的法律务实经验,深厚的法律功底,从事律师工作始终秉承“正直、诚信、敬业”的执业理念,处理接受委托的每一个案件,勤于钻研法律、善于总结经验。秉承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宗旨,办案严谨认真、庭审经验丰富、对客户交付的法律事务,势必亲力亲为,勤勉尽责,深得当事人高度认可。

  

临刑关怀有哪些内容

1.死刑犯临刑前,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矫治和法律救济;

2.死刑犯临刑前,应该安乐、祥和地死去,而不应挣扎着痛苦地死去;

3.施行“临刑关怀”的目的,不是同情死刑犯,而是同情“人之死”,以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。

那么,具体而言,应该如何对死刑犯施行“临刑关怀”呢笔者认为,首先应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,在试行一段时间后,再上升为法律。这些制度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:

1.实行预先告知制度。预先告知是指预先告知死刑犯执行死刑的时间,而不是一审宣判死刑,或二审裁定维持原判的时间。除告知执行时间外,还要告知执行地点和方式;除告知死刑犯本人外,还要告知其家属及全社会。宣布对死刑犯执行死刑至少应提前24小时告知,使死刑犯对自己的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有关部门有一定的时间施行“临刑关怀”。

2.心理辅导和安慰。死刑犯从宣判到执行有一段很长的时间,此间,如果对死刑犯给予一定的疏导与安慰,死的恐惧便会有所减轻,因此对死刑犯给予心理辅导与安慰是十分必要的。对有宗教信仰的死刑犯,除必须进行心理辅导外,允许让其所属教会给予举行简朴的宗教告别仪式,以安慰死刑犯,如做弥撒、超度等。

3.允许亲朋与死刑犯诀别。死刑犯被执行死刑,虽说是罪有应得,但痛苦的并不仅是死刑犯本人,还有死刑犯的亲戚朋友,特别是其父母兄弟妻儿。允许亲朋与死刑犯诀别,既抚慰了死者,又平息了其亲戚朋友,平息了这一小群人的悲伤和可能会引发的仇恨。

4.实行“安乐死”,即实行注射方式。人类社会从最初的残暴刑罚开始,逐步过渡到枪决、电椅、注射等,说明人类正朝着文明的法制社会进步。现代社会已经一致公认,只有注射死刑才是最文明的死刑执行方式。

在我国,死刑从判决到执行之间有哪些程序

在我国,死刑从判决到执行之间有哪些程序

1、报请最高法核准

2、审查14项内容

《刑事诉讼法》以及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》规定,审查包括“被告人、被害人的基本情况。被告人有前科或者曾受过行政处罚的,应当写明”“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。案件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,应当写明发回重新审判的原因、时间、案号等”“案件侦破情况”等14项内容。

其中“被告人的年龄,被告人有无刑事能力、是否系怀孕的妇女”“原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,证据是否确实、充分”“诉讼程序是否合法”等内容属于全面审查的范畴。

3、复核期间应询问被告人

法律规定,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,还应当讯问被告人,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,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。

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。对于不核准死刑的,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。

1、最高法签死刑命令

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,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。

当最高法确认“原判决、裁定没有错误,罪犯没有重大立功表现,或者重大立功表现不影响原判决、裁定执行的,应当裁定继续执行死刑”。

2、刑前可安排亲属会见

3、枪决或注射方式执行

在执行时,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。若采用其他方法执行,需事先报请最高法批准。

4、上报罪犯死刑前后照片

《刑事诉讼司法解释》第四百二十七条规定,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执行死刑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,包括罪犯被执行死刑前后的照片,上报最高人民法院。

如果自己朋友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,害怕处罚或想要知道自己会被怎么处罚,可以在线咨询律师让为你解答。



All Right Reserved 阆中刑事律师
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@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:13909075645 网站支持: 大律师网